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情况  管理规定  新闻信息  实验教学  下载中心  学院主页 
文章标题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晓义莅临新闻传...
新闻学教研室成功举办本科实习动员大会
新闻传播学院与嘉世文化传媒达成战...
抖音集团大区执行总裁熊传东一行来...
清博元娲湖北区域总监赵秦鹏一行来...
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院召开专业与学科建设座谈会

新闻信息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新闻动态>>正文

吴廷俊教授做客我院为教师举办学术沙龙
2017-03-06 09:43  

   

   本报讯(记者/郭中正、罗霈)3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廷俊做客我院举办题为《敬畏学术——学习梁启超先生<为学与做人>的体会》的学术沙龙。新闻教研室付晓静、刘晓丽、张钢花、播音教研室辛梦霞、张佳、李菁、编导教研室周榕等教师共同参与学术探讨;来自湖北二师的方艳副教授、湖北师范的刘宝珍教授等外校老师也慕名前来。

   吴廷俊从为学与做人的一致性、人应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学术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他解释道:为学与做人有很大的一致性。人生在世,追求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圆满。每一个人都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休养,称之为“知育”、“情育”和“意育”。而三育的结果便是由智、仁、勇组成的“三达德”,即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接着,吴教授从以上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做人的在学术当中的重要性。他说,“知者”之所以“不惑”,是因为他有判断力,而判断力的养成需要常识、专业知识和智慧的高度融合,因此,“为学”是不惑的前提,只有常识、专业知识和智慧都具备,才能达到“月明风清”的境界。“仁者”之所以“不忧”,则是因为“仁”从人从二,作为单个的人,必须“独立直行”,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人在个体存在中,在与人的相处中,显示其健全人格。而“勇”属于人的意志,表示坚强的意志,只有心地光明,不伪劣等欲望之所牵制,能抵御世俗的影响,不受利益的诱惑,才能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对于为学与做人的关系,吴教授表示,做人是为学的基础,为学有助于做人。吴教授强调,当下做人,应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是中国文化的应有之义,历代前辈都强调“敬畏之心”的重要性,作为以教师为职业的人,要敬畏人生、敬畏师职、敬畏学术。

   谈及敬畏学术,吴教授从学术的高端性、学问的普遍性、学问的真理性和学问的无可复制性揭示了它的必要性。在解释学问的无可复制性时,吴教授表示,只有创新才叫做学术,无论大学问还是小学问,都在于求真、求明,把问题真正弄明白;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光要搞明白问题,还要寻找世事的规律,才能真正创造知识,发现真理。对于如何敬畏学术的问题,吴教授以“月明风清”和“水落石出”两个词为答案,他进一步解释道,要做到学术动机要纯,心无杂念,应该大力倡导“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氛围。同时,他强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踏踏实实、锲而不舍、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才是做学术的端正态度。

关闭窗口

武汉体育学院融媒体实验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