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加强实验技术、方法的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同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不断完善实验平台和开放实验体系的建设。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指导教师辅导为补充的教学理念,突出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注重启发性与示范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一、全面开设四种类型的实验课程
(1)基础实验:了解设备性能和熟练操作使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
(2)专项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在广播节目、电视节目、视频节目等方面的制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采编播的基本应用能力。通过电视新闻出镜口播、提词器与监视器使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电视综艺节目主持、电视社教节目主持,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巩固基础、培养创新的目的,使学生巩固、提高理论知识、培养基本动手能力。
(3)社会实践性实验:通过实验室自制节目《健康跟我来》、微信平台《新人专属》等,着重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的采编播实践能力,真实模拟从事播音主持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
(4)网络化教学实验:通过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与实验技术,认识各类仪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为学生进行课程复习、自我测试提供全新的学习平台。开展网上辅导、答疑工作,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无时空限制的交流通道。
二、采取多元的实验教学方法
(1)案例式教学
选取有代表性的实验作品作为展示、观摩的案例,在制作节目前提供给学生观看,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利用投影及时地向学生演示编辑过程,分析案例的设计思想、技术特点、创作构思等。学生从经典案例入手,通过模仿、借鉴学习,慢慢领悟实验内容、完成实验项目,达到教学目标。在“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报纸排版与编辑”等课程中广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来进行操作,模仿练习,在听课的同时能够得到及时强化,而且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演示示范,及时解决问题。通过细致入微的制作过程演示和高屋建瓴的技巧点拨,将学生引入专业制作的领域,进一步掌握技术的运用。
(2)项目式教学
指导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参与一个真实的传媒实务项目的全过程,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报刊电子编辑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布置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相关素材设计、制作一份要闻简易报刊,然后,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围绕这个项目而展开。中心现有的两档节目《健康跟我来》和《挑刺体坛》也为开展项目式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通过举办各种实验技能竞赛,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竞赛作品,参与竞争,互相学习。指导教师进行课外指导。
(3)研究式教学
指导学生对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可利用实验教学中心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参与诸如“挑战杯”、“大广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种竞赛;本中心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乐视、湖北广播电视台、武汉教育频道、大楚网、大湘网等媒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对大众传播与广告投放规律进行专门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4)互动式教学
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提供资源、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作。通过媒体创作活动建立互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
二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团队实验项目的设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研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三是实验中心与社会媒体互动,通过与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或合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积极互动,引领学生走进传媒业界,实验教学与社会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