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现有实验用房面积近1761平方米,拥有设备2551套,总值达1645万元,分别由平面设计实验平台、视听节目实验平台、媒体服务实验平台、媒体融合实验平台和创新创业实验平台五大实验平台组成。
平面设计实验平台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报纸编辑排版实验室、摄影棚、摄影技术与图片处理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其中,院报《新传人》每期8版,都是在这里编排出版,如今已经成为武体的校园文化品牌。
视听节目实验平台包括广播节目编辑实验室、录音棚、电视演播厅、虚拟演播室、节目录制监控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体育节目数字处理实验室、播音专业专用教室等8个实验室。其中,普通话省级测试站依托12间录音棚开展例行机测。视听节目实验平台除了满足校内教学实验外,还与央视、乐视、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全面合作,共同录制《伦敦会客厅》《健康跟我来》《挑刺体坛》等节目。
媒体服务实验平台是根据新闻传播学院过去几年来配合新华社、央视以及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服务大型体育赛事的经历经验,专门建立的媒体运行服务实验平台,包括情景剧场式的媒体接待服务实验室、媒体语言服务实验室、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赛时新闻服务实验室、体育展示与现场播报实验室。
媒体融合实验平台包括媒体融合发布平台、网络多媒体实验室、体育网络直播实验室、网络课程录播平台等4个实验室。其中,用户平台是关键,数据库是核心,商业模式是保障,传播关系是本质,全面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利用实验室作为研发基地创作和开发实践创新成果,这些基地包括大学生自办媒体基地、大学生自创节目基地、大学生专业提升与学科竞赛基地、大学生文化与创意公司孵化基地,每一个基地下面包含有若干个项目团队。
上述五大实验平台,全部面向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设计四个专业以及全校新闻学第二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开放,同时面向新闻传播学院媒体体育博士点、体育新闻传播学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科学研究开放,已经在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过去五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以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基础,共主持承担了1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一批省部级以上课题,出版和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传播学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兼中心主任张德胜领衔完成的《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成果荣获2016年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这是武体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
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先后获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体育解说评论》与《现代体育与社会进步》两门课程先后获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并被推送到超星尔雅全国课程平台。
各专业学生频频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创优,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如新闻专业13级学生秦天因为长期坚持公益传播荣获2015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播音专业学生在2012-2015年四届湖北高校金话筒大赛总决赛中,三次荣获总冠军;播音专业11级学生钱彩虹继荣获2012环球小姐大赛中国区冠军后,又荣获2013环球小姐大赛“世界梦想小姐”称号;播音专业12级学生王晔烽在荣获央视体育解说员大赛华中区冠军后,与著名解说员贺炜搭档,直播解说了2015CCTV“谁是球王”总决赛。
编导专业13级学生杨贺然荣获2016乐视体育全国足球解说员大赛冠军;编导专业14级学生丁小艺、张欣晨联袂制作的《倒糖人》荣获2016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电影类总决赛一等奖。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时报金犊奖等赛事中频频获得一二三等奖。
通过专业融合、协同作战,新闻传播学院微电影团队每年都有力作,2016年《回》应邀参加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小荷尖尖”创新创业团队荣获武汉市洪山区大学生“创业之星”称号,现已成长为年盈利百万元以上的专业公司。
以上实践创新情况,被2016年9月14日中国教育报全面报道。
有道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武汉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正在朝着“传媒梦工场、双创云平台”的宏伟目标迈进!